找考卷胡诌
昨天整个人情绪就很差,晚上做了个梦。梦到自己在考试,然后突然考卷(卡片式)掉地上了。我低头去找,怎么找也找不到,顿时不能交卷的恐惧涌上心头,把自己吓死。但没醒。
关注
你关注谁,你就要背上谁的因果。
注意力是唯一有价值的东西。所以要远离那些能量场不对的人、项目、事情和 communication。真的整个人都会不太好,然后需要很多时间自愈。因为接触的那段时间里会和它们的能量进行交换,会被带入深渊。
到最后,能比的就是比谁更纯粹。
一个正确的节奏,就是无视 small win、set back、breakthrough、failure,十年如一日、百年如一日的持续地去做。也就是无数 build 的动作中间,穿插了各种干扰因素和天崩地裂,但不重要,继续 build。
大概我的离别留言就是 keep working, keep fighting,I am leaving 换个地方继续 building。
最近看了很多一个 a 股主播,他的口头禅就是闭着眼睛干。
组织方式
和去了新公司的 jr 聊天,真的很感叹,在一家政治化极其严重的公司里,任何事情的演变、任何动作,只有从政治意图和欲望出发才能梳理清脉络,然后搞人大于做事、开发是资源不重要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或者比如我现在这家公司,从管理层开始就追求和气,注重情商高、关系好。领导可以对着已经失败的研发现状、愚蠢的技术方案、可预见的错误方向,看着下属来回折腾而什么也不做。我的理解是,效率并不是我们的 metric,过得了今天是 metric。
所以如何组织人才、选择什么文化,真的很难。
我心中比较理想化的公司,应该是只追求极致的技术效率、只通过技术实现价值。所有的精力只讨论技术领域内的事、不浪费在任何维护等级和享受权力上。
我觉得一人公司也挺好,如果非得有员工,那么筛选条件只有两个,很好的 taste 和很强的 agency,因为如果人不能 own his stuff 并且能获得超额回报,那么对他的最优解就是降低产出而最大化自己的单位收益;如果非得有上下级关系,那么在公平、好相处、出成果的不可能三角中,我选择出大量成果、不过度不公平和不好相处。
再分配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
股市的本质就是筹码的交换,股市(至少 a 股)的本质就是投机,要有人接盘。
自从有了量化交易,股市有了财富再分配的属性。之前只分配给资源多的人,现在还倾向聪明、能力强、自律的人。
炒股时有了恐惧和贪婪,心理现象第一次有了可量化的指标。
边界
我觉得认知的边界,略微小于语言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