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书摘
肯尼斯·斯坦利 乔尔·雷曼
中文版推荐序
如果你一开始就向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努力,你就走不远。目标会窄化你的探索范围。对伟大事业来说,目标具有误导性。
要让人们敢于追求新奇、有趣,最起码得有点余闲和余钱才行。肯尼斯和乔尔非常理解这些。他们甚至用算法演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生物进化,认为地球生物之所以有这么繁华的多样性,并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是因为自然选择非常残酷——而恰恰是因为自然选择并不是很残酷。物种竞争并不是全方位的,有时候你开辟一个新的生态位就可以暂时避免竞争。多样性不是竞争的产物,是逃避竞争的产物。
第一章 对目标的质疑
若目标设置得足够适度,它就会起到积极作用;反之,目标越“高大上”,情况就越复杂。事实上,若想实现更多所谓的丰功伟业,目标往往会成为绊脚石,比如与探索发现、创造力、发明或创新有关的目标,又或者找到真正的幸福之类的目标。换句话说(矛盾就在这里),当最伟大的成就被设定为目标时,其实现的可能性就近乎渺茫了。
关键在于,通向“高大上”目标的踏脚石,往往非常奇怪。
带有踏脚石性质的物件和最终产品并不相像
有时候,实现“宏图大志”的最佳方法,便是“不刻意追求某个特定志向”(因为越是刻意追求,越是事与愿违)。换句话说,如果你愿意停止追求特定的“伟大功绩”,那么便有可能实现伟大的事业。尤其是发现对目标的讨论似乎会引发一个又一个悖论后,停止追求明确的“伟大”目标更应该被视为正理。
第二章 无目标者的胜利
这个非目标性原则的好处是,它不仅适用于职业的选择,还适用于几乎任何涉及寻找目标或意义的事情,覆盖了广泛的领域和主题。恰恰因为带来最伟大成果的踏脚石是未知的,所以不试图寻找特定的东西,往往会带来最令人兴奋的发现(或自我发现)。
如果你只能从本章中学到一个道理,那么它也许应该是:每个人都有权追随人生的激情所在,即使它们偏离了最初的计划,或与最初的目标相冲突。因为改变方向的勇气,有时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丰厚回报。
第四章 目标是错误的指南针
我们这个世界理想的运作方式与其真实的运作方式之间的脱节,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并担忧的问题。
第五章 有趣的和新奇的探索
新奇事物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往往可以成为踏脚石探测器,因为任何新奇的东西,都是催生更新奇事物的潜在踏脚石。换句话说,新奇性是识别趣味性的一条“简单粗暴”的捷径,而有趣的想法往往能够开辟全新的可能性。尽管去寻找“有趣的”事物,听起来相当儿戏,但有趣性的概念,实际上蕴含着惊人的深刻意义。
担心这种猎奇的心态可能不会带来任何有意义的结果也符合人之常情。导致这种怀疑的一个主要原因与信息量有关。人们担心,指导未知探索的唯一有用信息是通过思考探索的目标而获得的。
在任何偶然性发现的背后,几乎总有一位心态开放的思想家,他们对什么计划会产生最有趣的结果往往有着强烈的直觉。
。目标的设定之所以让人放心,是因为它将无穷可能性的空间,压缩到仅剩少数几个实用的选项。
在搜索新奇事物时,实际尝试的行为空间变成人类可以想象的所有行为空间。
第六章 寻宝者万岁
新奇性搜索带来的经验看起来是在不刻意寻找目标的时候,找到“目标”反而更容易。换句话说,当你不担心如何解决问题,而是真正采取行动时,反而能够解决更多问题。
,数学家大卫·沃伯特 (David Wolpert) 和威廉·麦克里迪 (William Macready) 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原则:“没有免费午餐定理”[插图](NFL 定理),表明在所有待优化的问题上,都不存在整体最佳的搜索算法 [插图]。
第八章 解开禁锢创新的枷锁
换句话说,评审员群体越是认同提案的优秀性,机构提供资助的概率就越大。然而问题在于,共识往往是通往成功的踏脚石的最大障碍。
也许有时候支持最大限度的分歧,而不是一致的意见,会更有意义。反对共识有可能比平淡无奇的“达成一致”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