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rpts and reflections, deviant ideas and intrusive thoughts.

quiet quitting

Posted on 2024-06-15

自从去年年底部门原领导离职后,组织架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动。我离职的冲动如咖啡瘾一般经常发作。

当时跟 hr 总监沟通的时候,我主动放弃并拒绝了接替原领导位置的可能(当然这也不完全是我愿意就能成的)。从第一性原理思考,我确定自己在这家公司不具备做好向上管理的条件,就更不想花这个时间和精力了。

当时心里想,不如作为一个知道原部门所有坑的元老,默默帮新领导平稳过渡,后来也的确做到了没出任何事故,也蛮欣慰。但是新的组织架构拆分压缩了原部门的 scope,同时给摘果子、背锅、外行指挥内行提供了无限可能。这也为最近这半年埋下了祸根。我自己也看不到任何希望,项目上越来越乱套,我总体上归结于,公司所在城市的开发的技术水平不行,文化已经腐败,必须妥妥地责怪一方水土。

今年对于那些外行领导我们、还没开始之前我就预感到将被摘果子、送别人升职加薪葬送自己垫底的项目,我甚至给自己打了一波鸡血,把工作签名改成了 be the change you wish to see,咱不图任何汇报、咱得有钝感、咱不能让这些负面影响自己做事、咱得带着下属做出好的项目给他们丰富简历。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在修炼,还是灌注了邪念。

然后这半年还真做出了两个半 amazing products。开始推理多模态大模型,用上了向量 search 和 GIS database ,创造了一个面向小白、功能却很高阶的交互体验,是大数据的 next level。此刻我挺庆幸没有去接管理头衔,专注于事才给了这些 idea 实现的机会。(当然在需求方驱动下的几次野蛮迭代后,离页面导出数据库仅有一步之遥,也成功地让开发团队人数大于了日活人数。)

然后这周别人开始拿去汇报邀功、开始各种集成和扭曲的畅想,我就又有点发作了,感觉使命已经达成。

是真的要准备撤了。我甚至已经想好自己离职以后下属怎么被瓜分、汇报给谁去哪个组,对他们和对新老板更有利,which I haven’t told them yet。

职场这些年,尤其是现在这家公司,让我感受到史无前例的心力憔悴。一份工作其实就是打工人拿自己的时间与公司发的工资做一个交换。底层付出的是技能、内卷和时间成本,中层付出的是上下衔接、平行团队圈地政治斗争的心理代价和社交,高层付出的博弈和风险承担。我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看到了真实的自己。

尽管我在面试时会 claim 要带团队去做更复杂的事情,但我这种 intj 人在 DNA 层面只喜欢单干,根本不喜欢 social 和组织管理别人了。也没有控制下属努力干活、收集他们成果的意愿,也无心去爬职场天梯、抢地盘要资源、博老板信任和安全感。在大厂里,我这种人是注定走不远的。这些年我一直采用的工作模式就是全包,软件研发里的设计产品、架构技术、开发代码、测试修复、部署运维都自闭环,当然现在会安排一些子任务给团队去执行。职场里的开发任务都有需求方。但我其实没法去接需求,因为“接”这个动作就已经是错误的,而需求必须是我自己生发和认同的,是我自己的需求。

我内心里真正 appreciate 的,永远是好的 idea 和作品,包括真正好的产品、代码、艺术等等,还是 creation 和 work 本身。这也是我唯一想花时间精力,在自己的生命里要去做的事情。而我好像离这条主线,已经很远了。

都说真正的离别都是无声的,I was so determined a long time ago。

this is the time

话说回来,没离职的一个最直接的因素是期权股票还没有套现。虽然数量不多,但钱这个东西,没必要不去喜欢它。当下是否有足够难受的遭遇或无解的处境?有,太多了。是否痛苦到应该离职逃离但损失这部分钱?理性地说不优,毕竟钱能换的未来自己时间上的自由、家人的健康和实现他们梦想的可能,我这些短痛可以忍。另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大环境不好,想换个工作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下家。

就这样开始抽离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看看如何如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来创业和增加被动收入。我觉得我大概率还是做某种业务的 data driven。代码和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资料,要直接转化成 money 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