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书摘
Gustave Le Bon
个人的自觉的个性消失,并且感情和思想要和其他人一起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这是想要组成群体的个人所必须表现出的特征。
无意识现象不但存在于有机体的生活中,并且存在于智力活动中,并发挥着一种完全压倒性的重要作用。
仅仅从数量上考虑的话,群体便会比个体拥有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群体发泄自己本能的欲望。而如果是独立的个人,他是不敢发泄某些欲望的,只能加以限制。当处于群体中时,某个个人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念头:群体不同于个人,是个无名氏,是不需要个人一样承担责任的。
在智力上,群体总是会比孤立的个人低,但是从感情上和群体激起的行动上看,群体的表现会比个人更好,也有可能更差。
群体是所有刺激因素的奴隶。… 孤立的个人可以控制、主宰自己的反应行为,他有这种能力,但是群体却没有这种能力。
群体失去了批判的能力,他们永远都在轻信,永远处于无意识的领域,并且随时都会听从于所有的暗示。
在群体中很容易产生一些神话,并且广为流传,这些神话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群体的人极端轻信,而且是因为,这些事件在群体的思想中被曲解了。
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多种多样,有好有坏,但是却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非常简单,并且夸张。
群体的感情是简单而极端的,所有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想法、意见和信念,对于群体来说,他们要么全部接受,要么全部拒绝,要么将它视为真理,要么就是绝对的错误言论。
每一种文明,其实都只是几个基本观念的产物,而且是有数的几个,这些观念很少变化和革新。… 群体能够接受的观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来去匆匆的观念,它只受一时的环境影响而产生。… 第二类是基本的观念,在遗传规律、公众意见和环境的影响下,这些观念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群体所能接受的观念,必须是简单明了的,所有,一种观念想要变得通俗易懂,就必须经过一番深刻的改造。
群体是没有理性的,群体不会受到理性的影响。
群体用来推理的各种观念之间,没有逻辑性,只有表面的连续性和相似性。
群体由于推理能力的缺乏,他们的想象力就变得强大并且非常活跃,甚至异常敏感。
在群体想象力的基础上,一代代的侵略者有了自己的权利以及国家的威力。要想很好地领导一个群体,那么领导者就必须在群体的想象力这方面下很大的功夫去研究。
几乎所有时代、所有国家的著名政客和君王,也都必须将群体的想象力视为自己权力的基础所在,不敢轻易与这种群体想象力做对抗。
如何才能影响群体的想象力?… 最不可取的方法便是借助智力和推理,也就是不能采用论证的方法。
往往那些最令人吃惊的鲜明形象最为有用。有了这些鲜明的形象,并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解释,仅仅加上几个不同寻常的神奇事实,就足以刺激群众的想象力了。
对于一个民族,最合适最理想的就是在保留过去制度的情况下,通过微弱的、不易察觉的方式,细微地去改进它们。
群体会坚守传统的观念,不希望发生变革,这种思想是极其顽固的,最为明显的例子便是有地产的群体。
一个民族并不具备能够真正改变其制度的能力。
如果群体中发生过政治动荡或信仰的变化时,他们会对一些词语唤起的形象产生厌恶的情感。这个时候,对于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就是一种考验,他们的当务之急一定是尽快变换说法,但前提是不能伤害事物本身。… 执政府和帝国所做的具体工作可以概括为,使用新的名称将过去存在的制度进行新的包装。
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的头脑,最可靠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出断言,并且简洁有力,不用理睬任何的证据和推理。… 如果让断言产生真正的影响,那就必须保持措辞不变,不断地重复断言。… 如果有效地重复一个断言,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异议,这个时候形成的意见就成了所谓的流行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强大的传染就开始了。各种观念、情绪、信念,在群众中都具有强大的传染力,就像微生物一样。
因为传染,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会得到普及,这种普及,绝不是因为推理和论证。
非常伟大的、普遍的信仰,它们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真正的文明的基础便由这些信仰构成,这些信仰的兴衰,是历史上每一个文明种族的大事件。